我校师生参加第十二届混凝土超塑化剂和其他化学外加剂国际会议及第十四届混凝土技术和可持续发展进展国际会议
发布时间:2018-11-07 08:56:16 作者: 来源: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点击:

本网讯 10月28日至11月2日,由canmet/aci国际会议组委会和中国硅酸盐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混凝土超塑化剂和其他化学外加剂国际会议(the 12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perplasiticizer and other chemical admixtures in concrete)及第十四届混凝土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最新进展国际会议(the 14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concrete technology and sustainability issues)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这个连届会议是混凝土超塑化剂及其他化学外加剂行业学术水平最高、国际影响最大的国际学会会议。会议由加拿大、美国和欧洲主导,前11届会议均在欧洲和北美召开。本次会议第一次在亚洲国家召开,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和科技发展在国际上地位日渐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日渐增大。
大会名誉主席、加拿大v.m.malhotra,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johann plank,日本东京工业大学etsuo sakai,清华大学孔祥明,美国西北大学surendra p. shah(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瑞士联邦理工学院karen scrivener(国际顶刊ccr主编)、aci主席、美国伊利诺斯大学david a lange,东南大学缪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专家教授作了大会主旨报告(keynote report),就全球变暖、可持续发展和混凝土技术/pce超塑化剂化学的技术进展和机理/pce对于水泥水化的影响:表面化学和溶液化学/严酷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技术改善/反触变、挤出和3d打印/lc3的性能及优化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报告、阐述和讨论。
我校王栋民教授团队师生参加了本届盛会。王栋民作了一个会议邀请报告(invited report):synthesis of core-shell cs/apcs particle via electrostatic self-assembly,并担任一个会场主席。由王栋民教授、王启宝教授和刘泽副教授共同指导的研究生们分别作了四个分会场报告:博士生房奎圳的synthesis and mechanism of anti-clay amphoteric short branched chain 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iticizer,硕士生于杰的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carboxyl terminated hyperbranched plasiticizers,硕士生石佳佳的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carboxyl terminated hyperbranched plasiticizers,博士生张大旺的efefect of si/al on the buildability of geopolymer printing。我校学者在超支化分子、微波合成pce(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助)、抗粘土pce、纳米自组装和地聚物流变性及外加剂等研究方向上在国内外形成特色和优势,受到国际关注。并在会议交流期间与国外高校达成多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意向。
由我校王栋民教授团队培养毕业的已经工作的在外加剂和混凝土领域从事科研和生产的校友:北京工业大学王剑锋(博士后)、东方雨虹龙外加剂事业部龙俊余(总经理)、防灾科技学院左彦峰(教授)、唐山龙艺逄建军(总工)、法国拉法基李文平(博士后)、中国建科院崔强(检测工程师)、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田宏伟(博士生)、贵州石博士公司黄春龙(博士、主任)等参加了本届盛会,与矿大师生共同形成国际超塑化剂会议中独特的“矿大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