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实现自身价值的美好愿望,又一批高校毕业生即将步入社会。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毕业生迈向社会的这一步显得不那么轻松。
据教育部的保守估计,2009年将有611万名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另外,尚有近100万名200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没能如愿就业。与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并行的,是因国际金融危机蔓延而导致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萎缩。更让人感到压力的是,因企业裁员造成的大批失业者也加入到求职大军中。
这一切,都注定今年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之路将格外艰难。煤炭系统高校毕业生今年的就业形势如何?有没有受影响?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毕业生:求职心态悄然转变
2月11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此时离开学尚有几天,但校园里已经来了很多大四学生。他们提早回到学校,准备参加即将在北京举行的多场招聘会。
与多数忙碌的大四学生不同,站在记者面前的葛标显得有些悠闲。今年7月将毕业于电气与自动化专业的他,已在2008年年底签约(即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合同),不需要再去跑招聘会了。
葛标对记者说,他的很多同学也陆续开始签约了,由于专业的原因,他们的就业方向以煤炭企业居多。
“开始,我没有准备这么早就签约,想多看看。后来,我看到班里除了想回老家、想留北京的几个同学外,其他同学基本上都有了签约意向,我和几个同学到准备就业的单位了解情况后,感觉还算满意,就签约了。”葛标说。
促成葛标在2008年年底就签约的另一个原因是今年的就业形势。去年,他参加了几场招聘会,还和上一届的师兄交流过,明显感觉到2009年的就业形势不太好,所以他及时转变了求职心态。
葛标谈起他在校内招聘会上的一次经历:“一天,神华集团来我们学校招聘,吸引了很多求职者,经过简历筛选、面试等程序后,包括我在内的8个人入围。当时辅导员说,这8个人基本上都能签神华集团了。可没想到,最后神华集团只要了2个人。”
现在,葛标签约的单位是中煤集团平朔煤业有限公司。葛标说,煤炭企业吸引他的原因是专业对口,发展空间很大,经济待遇不错。没有选择去煤炭行业外的企业就业,是因为相比其他高校毕业生,他没有明显优势。
葛标到平朔煤业有限公司后需要从一线干起,见习期为1年,月工资是1500元,见习期满后会发放效益工资、奖金等。对于没有选择到煤炭企业就业的同系毕业生,他分析说:“一部分人是因为家庭原因,一部分人认为到煤炭企业工作非常辛苦。”
对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就业指导中心杨大鹏老师说:“我校每年大约有40%的煤矿主体专业毕业生选择去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工作,他们大都要从基层干起,但他们通常进步较快,发展空间很大。”
即使是这样,仍然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煤炭企业工作。
即将与葛标一同毕业的,还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岩土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黄伟。或许,之前他与葛标已经不止一次在招聘会上擦肩而过,但与如今悠闲的葛标不同,黄伟还将继续奔波在求职路上,因为他至今还没有签约。
“主要是我还没有找到十分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如果读完硕士研究生后,找到的工作还和本科毕业生一样,我心里会有些遗憾。”黄伟说,他希望留在北京。
黄伟在读硕士研究生的3年时间里跟随导师参加了不少实践项目,相比本科毕业生,他认为自己的优势就在于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除此之外,他并不认为自己有明显优势。目前,他更倾向于去一些科研院所工作。
“北京的竞争压力大,发展空间也大,现在我不怕压力,只怕没机会承担压力。”说完,黄伟笑了。他觉得,从目前情况来看,他留在北京的几率很小。“今年的就业形势多少还是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如果老家山东有合适的接收单位,我会考虑回老家工作。”黄伟说。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毕业生在为找工作而忙碌的同时,煤炭系统其他高校的毕业生也为求职来到了北京。
正月十五刚过,刘静(化名)就忙了起来,翻报纸,浏览招聘信息,在网上投简历,跑各种招聘会,忙得马不停蹄。
“找工作很吃力,招聘会上永远是人比职位多得多。”刘静是即将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与工程系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她是为了爱情才决定来北京的。
“我男友与我同系,他是去年毕业的,现在在北京工作。比起去年的就业形势,今年明显要艰难些。另外,女生找工作比男生的难度大。”刘静说,在辛苦地跑了近半个月后,她下定决心与一家从事安全与环境评价的私营企业签约。
“在北京,我感觉到就业压力很大,工作太难找,我现在不敢有太高的期望值。这家私营企业的发展势头良好,能够给我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刘静说,如果不选择来北京就业,可能会找到更好的工作,但考虑到和男友的感情,她还是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高校:主体专业受影响不大
对于今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就业指导中心杨大鹏老师认为比往年严峻。今年该校有2300多名毕业生,截至目前,毕业生的签约率约为28%。而在往年这个时候,毕业生的签约率大约在3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去年7月做了一次统计,去年的毕业生就业率是96%。杨大鹏说:“在目前形势下,今年我们将采取多项措施,加倍努力,力争实现既定就业目标。”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今年有6000多名毕业生。该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罗老师说,经过近100场专场招聘会后,毕业生的签约率与往年持平,就业去向并不局限在煤炭系统内,各行各业都有。
罗老师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对煤炭主体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尚不明朗,无法对今年的就业情况作出准确的预测。
河南理工大学就业中心的桑俊勇老师介绍说,今年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生约有4700名,硕士研究生有318名。根据以往经验,在就业统计接近尾声时,大约有70%的毕业生会签约煤炭企业或煤炭企业的二级企业。
“目前,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安徽淮南矿业集团等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但这类企业的招生数量较往年明显减少。”桑俊勇说。
河南理工大学就业中心对今年毕业生的签约情况进行了统计,桑俊勇介绍说:“国际金融危机对煤矿主体专业如采矿、机电、安全等专业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截至目前,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签约率已达40%,就业去向还是那些与学校联系密切的单位。但非主体专业的统计结果不是很乐观,加之往年就业率就不如主体专业,今年的就业压力恐怕更大。”
这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招生与就业处的张宝进老师介绍的情况十分相似。今年该校本(专)科毕业生约有6900名,已经签约的大多是采矿、机电、安全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大多与辽宁铁法煤业集团、辽宁沈阳煤业集团等煤炭企业签约,非主体专业的就业指数不见上升。
张宝进说:“从目前的签约情况来看,学校‘龙头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应该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其他专业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往年这个时候,该校的建筑系毕业生已经有70%~80%签约,但今年的签约率并不理想。
企业:考评人才各有标准
与高校毕业生在这个时期一同忙碌的,还有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充满挑战的2009年,煤炭企业是否还将敞开大门招揽人才?哪一类人才更受煤炭企业青睐?
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与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合并重组的央企——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今年已经在全国各大高校招收毕业生近80名,其中煤炭院校的毕业生占70%,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占80%。像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通常是高校毕业生竞争比较激烈的就业单位。
该集团人力资源部的耿海将说:“集团将在今年2月至4月间再招收一些高校毕业生。”对于用人标准,他说:“成绩要优中选优,还要能吃苦。现在,高校毕业生到岗后,有人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有人从事工程技术服务,还有人在艰苦的岗位上工作,承担大量的出差任务。”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高校毕业生来该集团工作后,一年有320天在出差。像这样的工作就
“高校毕业生选择我们,是因为舞台比较大,施展空间大,但煤炭行业毕竟是一个艰苦的行业,需要高校毕业生有吃苦精神,所以在招人时,我们通常选择家在农村的高校毕业生。”耿海将说。
耿海将的这个想法与山东兖矿集团兴隆庄矿负责招聘工作的岳处长不谋而合。岳处长说:“根据以往经验,家在农村的高校毕业生工作后,普遍比较扎实肯干,很快就能适应工作,为企业作出贡献。煤炭行业是艰苦行业,不需要那些华而不实的人,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喜欢木讷的高校毕业生,表达能力与形象也在我们招收考虑的范围之内。”
岳处长还说,现在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即使是煤矿主体专业也是如此。他们在招人的时候,毕业生的学习成绩是首要考虑因素。
据了解,兴隆庄矿今年对用人数量进行了调整,实际确定用人数比预计人数少了近一半。这主要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尚无法预测,大量招人不利于人才发展。另外,矿内职工子女尤其是贫困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也需要解决。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也不乏求贤若渴的企业。
山西华晋焦煤责任有限公司人事处处长高进才表示,今年该公司已经招收高校毕业生400多名,并且还将在2月下旬到4月之间陆续招收一部分高校毕业生。
为什么华晋公司在招人上不减反增呢?高进才说:“明年我们将有一个新矿井投产,另外还有一个矿井准备提高产能,这些矿井的建设与发展都需要人才的支撑。”他认为,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恰恰是企业招人、储备人才的好时机。对于招来的优秀高校毕业生,企业还会给予优惠措施,比如发放就业补贴、解决男性毕业生伴侣的工作问题等。“现在我们缺少煤矿主体专业的人才。我欢迎每一位到我们企业来的高校毕业生。”高进才说。
与此同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那些素来成绩优秀、经常参与社会活动、在学校里表现突出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重视。另外,用人单位也很看重高校毕业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对于煤炭企业青睐何种人才,接受记者采访的3名高校毕业生也各自谈了看法。
葛标认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获得更多技能证书的高校毕业生容易受到重视。刘静感觉,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能力是能否找到好工作的关键。黄伟觉得,准备工作做得早、做得细,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校毕业生容易获得好工作。
理性看待到煤企就业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无论是校方还是学生,都曾提及有高校毕业生不愿意首选到煤炭企业就业的情况,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是因为无可奈何才“屈就”于煤炭企业的。
葛标对记者讲述了发生在他身边的例子。“我认识一个女生,学的是煤矿主体专业,可是她决定不去煤炭企业就业。她想毕业后留在北京,而且一定要找到能够落户的单位。”葛标觉得这样的想法不太实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就业指导中心杨大鹏老师说:“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实践经验比较看重,在招聘时比较注重这一点。在求职过程中,高校毕业生应该注重表现自己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艰苦创业的精神。”
对于那些不肯去煤炭企业的高校毕业生,杨大鹏说:“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煤炭企业不了解。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会在思想上做动员,通过多种途径,把他们带到煤炭企业去体验生活。”
河南理工大学也是这样做的。该校经常利用毕业生到煤炭企业实习的机会,要求他们下井体验。在了解真实情况后,他们能更理性地看待到煤炭企业就业这件事。“现在煤炭企业的发展势头好、待遇好,本系统的高校毕业生到社会上未必能找到待遇更好、发展空间更大的工作。”河南理工大学就业中心的桑俊勇老师说。
刘静说,当初她的男友之所以没有选择到煤炭企业就业,主要是担心发展空间问题。如果不是去年幸运地找到工作,他今年可能就会去考公务员。而她自己,基本没考虑过煤炭企业,因为煤炭企业很少招女生。
对高校毕业生不选择煤炭企业这个问题,山西华晋焦煤责任有限公司人事处处长高进才说:“高校毕业生不肯到煤炭企业来工作,除了对安全的担心外,还有就是认为煤炭企业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公司是高瓦斯矿井,从德国和澳大利亚分别进口了一批用于抽放瓦斯的设备,这些设备的操作、维修都需要人才。今年,公司将新招来的8名高校毕业生送到国外去培训。”这样的机会,在其他大型煤炭企业也是比比皆是。
一些煤炭企业负责人表示,最怕刚把高校毕业生培养出来,他们就跳槽走人。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让煤炭企业少了些在这方面的担心。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煤炭企业对职工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强、做大企业就要依靠高素质人才。就在前几年,煤炭企业在招揽人才时还存在“急需的难招,招到的难留,留下的难安”现象,而记者通过这次采访得知,这种现象几乎已经不存在了。部分受访企业表示,高校毕业生到煤炭企业工作后,因待遇差和发展空间小而离职的几乎没有,个别离矿的高校毕业生也是因为水土不服、与恋人分居两地等原因。对于遇上这种困难却不想离职的高校毕业生,煤炭企业会针对其发展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
现在是用人才、重人才的时代,煤炭企业已经纷纷出台了各种措施,保证毕业生未来的发展。
山西大同煤矿集团马脊梁矿矿长张勇说:“我们矿有个‘赛马’机制,就是为了将科技人员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河南神火煤电集团也提出,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该集团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广阔平台,针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此类例子,举不胜举。
关注政策 拓宽就业渠道
打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南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的网站,尊龙凯时入口主页上都链接或滚动着最新的招聘信息和国家最新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面对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给予了高度关注。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这两个通知反复强调,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温家宝总理也强调:“大学生不仅要懂知识,还要掌握技能,更要学会生存。”
据了解,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每年都有180名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就业,其中约有40名到北京郊县去做“村官”。河南理工大学每年支援西部、支农、支教、到乡村就业的毕业生也有70名至80名。
杨大鹏说:“去做‘村官’的毕业生都是经过学校严格选拔的,在学校有优秀的表现,他们工作两年后经考查合格,通常可解决北京市户口。”
据了解,北京市还将计划出台政策,由政府购买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社区助理职位,招聘高校毕业生担任居委会主任助理。如果应届高校毕业生应聘社区工作者被正式录取,外地生源还将解决留京户口问题。
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出台政策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主体的高校毕业生大可不必将自己视为弱势群体。另外,高校毕业生还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性,多方了解信息,拓宽就业渠道,不要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眼下,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的政策和产业振兴规划,高校毕业生要善于把握政策导向,及时关注,从中寻找就业机遇。与此同时,煤炭企业的上下游行业也有可寻之机。
近日,广东省政协常委温洋提出建议,政府可以为有心做小生意的高校毕业生开辟市场,高校毕业生也不妨转变观念当个体户。虽然社会各界对此依旧持保留意见,但这也充分说明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多元化。事实上,每年依靠自主创业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不在少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网站上写给国际金融危机下高校毕业生的忠告说得好:“心态要好,这个世界任何时候都没有绝对的完美,随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重要而且必要的。危机中最忌讳的是浮躁和颓废。”
或许,摆正心态应该是每个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路上走的第一步。
■链接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通知要求,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继续实施和完善面向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扩大项目范围。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聘用期满,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
通知还要求,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高校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
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
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对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