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中与你相遇,未曾谋面,血液却已相融。迷途中一双援手紧握,将你从死神手中抢回来。
“当你走进海军总医院血液科病房的时候,看到病床上躺着上至50多岁的中老年人,下至五六岁的孩子时;当你得知这儿几乎所有病人和他们家人们都在经历漫长的配型等待;当你看到他们祈祷哪怕一点光芒照亮他们生命时,我想你也不会退缩。”谈及近半年来最触动他的事情,邢伟国动情地说。
邢伟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北农民,自2009年起工作于我校餐饮中心,是我校丰园食堂二层的一位厨师。说起来,他的日程表比学生安排得还要满,每天,他都会在五点多天蒙蒙亮的时候起床准备早餐;午饭、晚饭就餐时段更是邢伟国和同事们忙碌的时间,经常开玩笑说希望自己能有分身术,为大家及时提供美味的饭菜。
大概是因为骨子里有一种燕赵之地特有的侠义,邢伟国四年前去血液中心献血时,正遇上骨髓捐献知识的宣传,邢伟国在了解之后,没有过多的犹豫就留下了血液样本。 “虽然北京分库的入库数据有大约20万,但是能初步完成配型的概率仅有三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就算是在完成初步配型之后,因尊龙ag旗舰厅官网官方入口的联系方式或地址的变动,或是家属不同意等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无法完成捐献的这部分志愿者也占接近20%,当时我就暗下决心,如果我初步配型成功,我坚决不能做这20%。”邢伟国说道。
他没想到在经历漫长四年等待后,今年3月,骨髓库传来了佳音——通过数据检索完成初步配型。由于做高分辨的hla检测需要高额的资金,所以骨髓库在初步配型成功后当面或电话慎重询问志愿者捐献意愿,以免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在电话确认邢伟国有意愿完成继续的捐献后,骨髓库通知邢伟国去北京分库作进一步高分辨检测。7月8日喜讯传来——高分辨八个点位符合,可以进行配型!在通过各项身体检查过后,中华骨髓库通知邢伟国于8月9日到海军总医院做造血干细胞采集。
“我很荣幸成为北京分库二十多万志愿者中的一份子。我更幸运的是可以成为北京市第257位捐献成功的志愿者。”邢伟国说道,“其实大可不用谈到骨髓捐献就为之色变。”
现如今的捐献技术早已不同于曾经的抽取捐献者的骨髓从而提取造血干细胞,而是用更先进的外周血采集,即对捐献者注射动员剂,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再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再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成分输回捐献者体内,其实跟捐献成分血没有特别大的区别。在采集完成之后,轻微的疼痛感和不适将会在一段时间内消失。
部分捐献者打完动员剂会有腰酸腹胀的副作用,但这种状况也是因人而异的,邢伟国的感觉就没有那么强烈,他说只在动员最后一天加大剂量时有酸胀感。“说起捐献,我还比其他捐献者多了二次捐献的小插曲,因为捐献量是由受捐者的身体状况所需来决定的,在8月9日第一次采集后,骨髓库的谭科长打电话告诉我,由于我的受捐者的体重比我重太多,所以在第二天,我需要做第二次采集,我也算是特例中的特例吧。”邢伟国打趣道。
对大部分捐献而言,一共采集大约10克的造血干细胞,含部分血液成分一般为50—100毫升,只有一次全血捐献的四分之一。而人体各类细胞的新陈代谢,进行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者减少造血干细胞之后,会刺激骨髓加速代谢,1-2周内,血液中各种血细胞将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不会影响健康。至今没有一例因为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引起对捐献者伤害的报道,诚如中华骨髓库在面对外界质疑时回答,“我们不会为了救一个人,而去伤害另一个人。”
我国骨髓捐献有这样一个惯例,骨髓捐献中的供者和患者之间至少应当保证移植一年内不见面的原则。确立这一原则是为了保护捐献者的隐私和权益,避免对供者的生活产生不必要的麻烦:由于骨髓捐献成功率并不是百分之百,只有70%左右,还是会有一些失败的例子,极个别患者家属在失败后往往再次追踪至供者的家中,强迫捐献者进行第二次捐献。当谈及此种情况时,邢伟国淡然地说“如果我们‘有缘’相见,并且第一次移植没能使他痊愈,尽管医学证据表明再次接受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不是很大,但只要他们需要,我会继续帮忙。毕竟,亿万人中,我们彼此能够血脉相连。”
全程陪同邢伟国捐献的儿子对他说:“爸爸,等我长大够年龄,我也要进行一次骨髓捐献。”
身为家里的顶梁柱,起初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时候,邢伟国也曾经试探过母亲想法,她当时是不支持的,直到骨髓库配型成功的电话打来,邢伟国才敢告知母亲。“虽然母亲很支持我献血,因为在她看来,我的血液符合捐献标准,说明我的身体健康。但是说到捐献骨髓,她依旧是老观念所谓的‘钻骨取髓’,要开刀要做手术,担心我会受到什么伤害。”邢伟国说“我和二弟也是费了一些周章给母亲讲了目前骨髓捐献具体方法,我只需要打四天的动员剂,让造血干细胞运动到外周血中,接下来就类似于献血的操作了,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伤害,绝不会像传统的抽取骨髓方法。”最后,母亲同意了儿子的决定。
的确如邢伟国所言,如今很多人依旧“闻捐献骨髓而色变”,这一点在父母身上尤为明显,生活中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一丁点伤害,更何况身体健康的孩子还要为别人做手术损伤自己的身体。其实这些误解大多是因为对捐献知识的缺失。邢伟国认为,仅仅靠中华骨髓库的宣传是肯定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自己有意识地去了解骨髓捐献知识,并且主动担当宣传者的角色。在了解过之后,父母也就不会对子女有不必要的担心了。就拿邢伟国的家庭为例,在他捐献之后,他的妻子和儿子也都表示要加入中华骨髓库,对于他们的决定邢伟国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说起来,给予邢伟国支持的不仅仅是他的家人,学校也非常支持这次捐献,学校后勤的徐学杰处长、张庆国副处长和白消新副主任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支持他的决定,在很多问题上给他开了“绿色通道”,让他免除了后顾之忧。“其实我捐献完就想赶紧回来工作的,但是后勤处的领导愣是把我按在家休息两周。”邢伟国憨厚的笑了一下说,“我回到学校以后又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特别关照,没想到学校给了我这么大支持,我真的非常感谢。”
在经历过捐献以后,邢伟国更深刻的感受到:“志愿者人数还是太少!骨髓库全国共217万余份样本,北京分库的样本算是多的,也才20余万份,对于非亲缘关系的配型比例和不断增加的患者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白血病这种顽疾,目前只有骨髓移植这一种方法可以治愈,我真的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选择留下血液样本来帮助别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有400万左右的白血病患者,更为令人扼腕的是这个数据以每年以三到四万的速度增长,其中近50%是本应在享受童年的儿童,他们大多只有二到七岁之间。200余万份数据,却有四百余万例患者,还有低的近乎于可以忽略的配型成功率,让供需比例严重失衡,救治形势雪上加霜。换而言之,在出现更好的救治方法之前,只有增加骨髓库的样本数量才能救治更多的患者,虽然渺小,但每一位捐献者的加入,都将给患者的深夜点亮又一盏希望之灯。